米利亚姆·卡恩(Miriam Cahn),1949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,1973年毕业于巴塞尔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,现工作生活于瑞士斯坦帕。卡恩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、卡塞尔文献展、悉尼双年展、汉堡火车站美术等重要展览,曾获锡根市第14届鲁本斯奖(2022)、巴塞尔艺术奖(2013)、梅拉·奥本海姆奖(2005)等权威奖项。作品现被收藏于泰特现代美术馆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等大型机构。
上世纪70至80年代,卡恩在家乡崭露头角,彼时的她积极地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妇女问题组织的工作,并用创作表达着自己的立场。在作品《沉默的姐妹号(战舰)》(1981)等80年代创作的大量黑白素描中,她融入了军舰、战斗机、导弹和摩天大楼等看似由男性主宰的话题,直面被艺术史主流话语所遮蔽的性别失衡,否认了艺术不分性别的伪命题。卡恩还将自己的身体在《狂野的爱(女性空间),战争状态》(1984)中作为工具在纸上涂抹,留下印迹,以此反叛社会对女性身体的凝视和规训。
90年代后,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《红色沙漠》的影响下,卡恩开始使用鲜艳的色彩强调人物和画面,她毫不避讳地用色彩突出女性身体的特定部位——尤其是眼睛、嘴唇和乳房,创作令人震惊的私密图像,借此暗示人物的脆弱和丰满,刺痛着我们的感官。《沉默的士兵》(2000)中闪烁的红、绿色调如同叠加的雾气笼罩在画面的模糊边缘,充满了鬼魅的气息。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卡恩的创作终保持着对社会的敏锐回应,尤其在一直在见证社会冲突、危机和紧急情况的当下,有着犹太血统的她从自身的逃难和移民经历中注视着脆弱的现实。从2010年开始创作的《流亡者》系列用模糊的人物形象记录了流离失所者的苦难与挣扎,在《无题》(2016)中,卡恩就像热成像仪一样捕捉着赤裸、逃难的身体,将他们置于没有庇护的旷野上,凸显非人性的战争暴力为生理和心灵带来的巨大创伤。
卡恩将画布视为个人反抗和异议的场所,她的作品是谴责各种形式的侮辱和暴力的媒介,亦是当代冲突的回音室。如她所言:“愤怒,是我创作的燃料。”卡恩用创作直抵社会现实最赤裸和无法躲藏的伤口,让我们能跟她一起将个体的痛苦转化为尖锐的公共宣言,与不公的现实共振。

